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 正文

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 10:54 发布者: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四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四平先后选行了4次浴血鏖战,东北民主联军将士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最终赢得胜利。1948年3月13日,四平永远回到人民手中,史称“四战四平”。四战四平,以其残酷、惨烈而著称于世,战斗中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及诸将士两万余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四平城秉承烈士的惠泽被誉为“英雄城”。

解放烈士纪念塔是为纪念在人民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建造的。1948年4月18日,东北行政委员会、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暨政治部决定在四平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1949年1月,由辽北省政府(是中华民国曾存在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在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西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分属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修建方案,并呈请东北行政委员会和东北军区审批。同年9月19日正式批准。在批复中概括指出了建造纪念塔的重大意义:“为纪念解放四平、纪念四平作战与解放东北人民各项作战中,为了我国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英勇殉国的将士们永垂不朽的功勋,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意志,决定在四平建立烈士纪念塔……”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同时批准成立“解放烈士纪念塔修建委员会”,由辽北省和四平市主要领导人郭峰、闫宝航、杨易辰、高鹏、于文清,张学文、陈凤池7人组成。闫宝航为主任,于文清为副主任,陈凤池为秘书长兼修建处处长,郝正平为副处长,并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平战役参战部队的首长万毅、刘霞、李天佑、韩先楚、邓华、洪学智、钟伟、陶铸、聂鹤亭、袁升平为名誉委员。

1950年5月7日,由四平市市委书记魏奇、市长周健破土奠基,正式动工,修建中因抗美援朝几度停工,1953年7月全部竣工。工程总投资22.8亿元(相当于今22.8万元),其中10亿元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拨给,其余自筹。1953年6月30日一座烈骨英魂铸就的历史丰碑巍然矗立在四平市中心。

烈士纪念塔竣工后,东北大区军政首长分别在塔的四周题词,并由赵氏石匠镌刻。之后,塔身正面以仿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取代了原题词。

塔址坐落在四平市铁西区英雄街与新华街交会处英雄广场中央。东距火车站约五百米。整个建筑分为三个部分,由塔、牌楼和塔园组成,总占地面积为18997平方米。

塔高23.25米左右,塔基为二级圆台,最大半径为15米。底座为9层圆台,以花岗岩石条砌筑,最大半径为9米。其上为八面体塔室,前、后、左、右开四门,环绕塔室立有20根八棱大棱柱,钢筋水泥结构,支撑塔室顶盖,凌空托起高大的塔身。塔身为四棱锥状,白色水刷石挂面,塔顶冠一铁制红五星。设计构思是:塔基圆形,象征着太阳,20根棱柱,象征着道道光芒,寓意是为解放四平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成长起来的。

塔身正面(东)30米处修一牌楼,其中有水泥甬路相通,牌楼底座为五级长方台,高65厘米,最大底边13.98米,宽4.30米,水磨石面。其上并排竖立四根方柱,水刷石挂面。内侧两柱高5.26米,间距3.78米,外侧两柱高4.66米,每根与内侧柱子间距为1.78米。各柱间上方以拱桥状匾额相连接,正中匾额上冠以铁制红五星。牌楼横款额是“四平市烈士纪念塔”;牌楼门的上联是“革命业绩垂千古”,下联是“烈士光辉照山河”,是时任辽北省主席闫宝航手书,后改为毛泽东《七律回韶山》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塔园为圆形,以塔为轴心,半径54米。由塔基出发,分别沿英雄街、新华街各街口方向铺设了四条甬路。园中栽植花草和松柏塔周围及甬路两旁设有高40厘米的铁护栏。

据不完全统计,四战四平中我军牺牲师长1人,团级干部七十余人,营级干部一百七十余人,有姓名记载的有一万多人,还有许多战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正是这些有名和无名的英烈,构成了一组高大的英雄群像,铸就了这座巍峨耸立的纪念塔。1961年,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将其列为吉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将其确定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稿件来源:《档案吉林 四平市卷》

作者:王珊珊 庄宇红

首页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