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正文

1918年汕头大地震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08:45 发布者: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特大地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川粤同心,血浓于水。广东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南部,是我国华南大陆地区中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最高的省份,历史上也多次发生地震,其中4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就有60多次,其中尤以90年前发生的汕头大地震最为强烈。回顾这次巨震,对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理应有所裨益。

1918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三),正当人们还在欢度新年时,一场广东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悄然来临了。地震发生于当天下午2点7分,震带在广东汕头至福建泉州之间,震中位于广东省东部南澳岛东北约10公里的海底,即北纬23.5度,东经117.2度,震级为7.25级,震中烈度为X,深度为23公里。受震范围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和香港等地的130多个县市,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此后,余震又持续了100多天,造成极大的破坏。根据文献记载,仅汕头埠一地倒塌房屋就有两百多家,死者近千人,受伤者无数。这是广东陆地自宋代平治四年(1067年)以来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地震。

1918年2月初,汕头海面出现鱼儿无力地漂浮于水面的奇观。据渔夫解释这是海底太热的缘故,因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3日下午地震发生时,正行驶于汕头至厦门之间的船只晃动不已,停泊在汕头港的轮船上的船员竟感到船底碰到了海底了。14时8分,逛街的汕头民众忽然听到有呜呜声自远而近,旋即响声如春雷乍起,震彻遐迩,似见地轴滚动,山岳为崩,碕碌对面的石山所有山峦顷刻倒下,埠内的房屋也大部分倒塌。房屋的崩塌声和人们的呼救声交织在一起,喧嚣遐迩。同时空气中也含有一种多量硫磺臭味,刺人鼻孔。碕碌华英学堂附近大马路,忽闻霹雳一声巨响裂开一条大缝隙,长约百丈,裂缝中喷出硫磺水,十分滚烫,路人逃避不及即被灼伤。

地震造成房屋几乎全被毁坏,瓦砾之下尸体模糊,惨不忍睹。金山街的高升戏院除戏台外全都倒塌,压死40多人,伤及20多人。万美斋茶居整座倒下,死者20多人,伤者30多人。地震历时20分钟,此后又出现多次余震,至22时半又发生第二次大的地震,震塌了正在演剧的一个剧院,约200人被压死。其他一些公用设施如电灯局、自来水公司等也遭受极大损失,拉马克灯塔也为地震所毁。

地震发生前一个星期,广东各地开赴福建的滇粤各军均先后抵汕,分驻在旧道署、碕碌炮台和海天春等地,因而地震也造成官兵死伤。第五统领洪兆麟所部第十一营所驻兵房悉数倾塌,2名士兵死亡,3名士兵受伤,另有18名士兵失踪。海天春一洋楼倒塌,压死将校队员3人,队长符鸿锦头部和胸部受重伤。潮梅镇守使署官邸一座后楼倒塌,镇守使刘志陆头部受轻伤。

驻汕各国领事和洋商同罹巨劫。海关办公的洋楼倒下一半,1名水手被压死,2名受伤。法国领事馆夷为废墟,玻璃器皿等器物被毁,损失约十多万元。英领馆的墙壁破裂,沿江的货栈也全部倾覆。日本和美国领事署的洋楼也倾塌一角,署内的5名杂役非死即伤,2名外国人头部受伤。荷兰领事署及其家属的房子倒了一半,该领事携其家眷不得不在前面的草坪上搭起棚厂住宿。其他外国人纷纷逃往停泊汕头港的太古顺天等轮船上。

靠近震中的南澳岛、潮州和福建诏安等地同样受到极严重的破坏。

南澳城深澳镇更是断垣殘壁,庙堂庐舍90%倒塌,压死居民200多人,伤者3000多人。一些文物古迹,如纪念明代抗荷名将郑芝龙的花岗岩巨大牌坊顶盖被震掉了,石柱和石梁发生错位和断裂。龙门塔顶部被震塌,塔身向西倾斜。云澳发生山崩,山石滚落山路。潮州、潮阳、揭阳死者数以千计,其中潮安县城内外房屋全倒者十分之二,半倒者十分之四,北堤龙母庙一带地裂开数丈。大埔、丰顺县民房崩塌或破裂者不可胜数。福建诏安民房倒塌3000多间,死伤居民无数。

地震还殃及广州、香港和江苏等地。

广州的沙面、芳村、河南等处地震剧烈。时值农历新年,不少市民正在各影剧院看戏或茶楼喝茶,地震时纷纷夺路而逃,一些妇女和儿童因此被挤伤。三角市多如茶楼有一位老人从二楼坠下,撞破了头颅。北郊的客家庄震塌泥屋5间,压伤邱姓老妇及其一名侄孙。市区不少房屋倒塌,或被震裂了墙壁。

香港不少建筑物也出现裂缝,如香港大学一些建筑就因此需要重修,幸无人员伤亡。

江苏等地也有震感,南京市明孝陵前的石像被震倒,苏州城北保恩寺前的九级塔的塔尖也倒下了半截。

由于此次地震强度大,范围广,尤其是靠近震中的汕头和南澳,民房几乎全被毁坏,居民死伤无数,幸存者跑到空旷地带架木而居。诚如潮梅镇守使刘志陆所言:“汕头一隅,民房商店中外衙署圮坍十之六七,余亦榱崩墙裂,危不可居,人民压死数百,伤者盈途,存者无处逃生,鹄立海滨,风餐露宿,连日继夜”。南澳县“全属屋宇夷为赤地,人民死伤十分之八,尸压败垣,无人收葬”。他在筹设救灾公所的同时,电请上海潮州会馆转各团体集资赈恤,以谋善后。

驻汕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在地震发生后也派出士兵维持秩序,或救治伤员,但限于救灾能力,许多因房屋倒塌而被压埋者,都没有及时获救。2月14日,陈炯明召集地方官员和慈善团体在总司令部开会,商定善后办法七项:1、督促消防队拆除危险的民居和骑楼;2、清理街道的障碍物;3、在危险的地方悬挂标帜,禁止通行。4、饬各街道商店或住户分段燃点街灯;5、饬令各警区通告无家可归的难民自行到警署报告;6、择地盖搭蓬厂,收容难民;7、由慈善团体暂行煮粥施济。鉴于灾区太广,难民众多,2月15日他发布布告,呼吁各位父老兄弟“各本仁民爱物之心,共尽救死扶伤之急。倘有明见,尽可函告,以便采择施行”。

汕头中西学校校长华赖思博士致函香港《每日新闻》,指出华人灾状甚惨,吁请迅速施赈。影响较大的存心善堂除在汕头埠内救护灾民、掩埋死者外,还乘船前往南澳岛施赈。

在外地的广东各界人士对汕头大地震十分关注,并纷纷行动起来参与灾后救助和重建家园工作。旅居上海的广肇公所、潮州会馆、嘉应同乡会、大埔同乡会等团体接到刘志陆的乞赈电后,齐集潮州会馆开会,决定先筹集五千元大洋汇往汕头总商会,并公推郭雨若先生会同汕头总商会办理一切放赈事宜。随后他们又致电香港华商总会、东华医院,呼吁香港华人社团慈善为怀,筹款赈恤。

当时,全国处于分裂状态,北方的段祺瑞政权妄图以武力消灭南方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在闽粤边界的饶平、大埔一带陈兵秣马“讨伐”南方政权。

就在地震发生前一天(2月12日),粤军和依附北方政权的闽军还在粤东大埔县展开激战。2月15至16日,饶平等地的闽军还袭击驻潮粤军。在南方军政府内部,掌握实权的桂系军阀一方面忙于备战北方军的入侵,一方面勾结唐继尧等其他西南军阀,谋求改组护法军政府,架空孙中山对护法运动的领导权,对救灾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汕头发生大地震一个星期后,广东督军莫荣新才指示省财政厅拨出两万元赈救汕头灾民,而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军事开支。

在战事不断的中国,地震使得潮汕等地民众“兵燹之余复遭此劫”,灾情惨不忍睹。面对汕头大地震,作为救灾主体的地方行政机构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集中全国各方面力量抢救震后灾民,更谈不上在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在政策、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作为民间力量的善堂等救济团体,尽管在施粥赠药或掩埋尸体中做了不少工作,在由于不能有效地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相对单薄,因而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救助。

原载于《档案大观》2008年6月20日 368期三版

首页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