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查询 > 馆藏介绍 > 正文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综述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9日 09:37 发布者: 

  (一)馆藏档案简介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自1959年10月成立至2010年底,馆藏档案565个全宗,1010479卷(件),案卷排架长度9356米。上述档案的来源:一是旧政权遗留;二是从中央档案馆、原东北档案馆(现为辽宁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及吉林省公安厅、长春市公安局等单位接收;三是建国后现行机关和撤销机关移交;四是从社会上征集。档案形成年代最早的是1754年(清朝乾隆十九年)。馆藏档案分以下几个部分:  

1.清代档案  自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主要是清末吉林将军衙门及其所属司、道、局等机构形成的档案。其形式有官方文书、图表、簿册,有清朝皇帝的上谕、大臣和地方官吏的奏折等。主要内容涵盖较广,有行政区划、民官设治、建立驿站、官员升降、办厂采矿、人口土地综合统计、放荒和清丈、移民实边、水旱灾情、田赋事项、银号典当行情、设警清乡、禁烟禁赌、兴办教育、筹备立宪,以及沙俄入侵、对外交涉等事项。这部分档案,记录了当时吉林省的区域和各地的地形概貌,其中清廷在吉林设立的专为皇室进贡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江界和捕贡山界全图已被选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中还记载了民间的淘金王韩登举开矿维护地方治安,抗击沙俄军队,刘永和率领农民抗击沙俄侵略,在吉林任职的清末名人吴大澂、曹廷杰、李金镛、吴禄贞、宋春鳌等人开办矿务、兴办近代军火工厂、治理地方、办理交涉、维护国家主权、救济贫民的活动。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在吉林省各地的反映,安庆兵变的组织者之一熊成基被捕、受审、就义。老一辈革命家林伯渠在吉林视察教育,亲笔写下的《视学日记》等,这些都真实地记载了清末吉林省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实业、教育等情况,是吉林省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写照,是研究我国东北和吉林省历史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  

2.民国时期档案  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主要是吉林省政府及所属各厅(局)和重要企业、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内容有道(县)设立、官员升降,兴办实业、开办矿务、整顿荒务、畜牧改良、开办航运、添设邮务,商贸开拓、增加税收,整治清乡、禁烟禁赌,兴资办学、教育改革等等。档案中有关于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章太炎(炳麟)在长春任东三省筹边使期间兴办实业的情况。有刘旷达、韩守本、赵尚志、萧丹峰、楚图南、郑健等共产党员在吉林活动重要文献。有谢雨天、黄受天、萧汝纶、郑效洵等著名人士在吉林学习、工作,参加革命活动历史记录。著名旅日华工领袖王希天读书期间的手迹及有关档案。“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及各种学生运动,珲春事件、宽城子事件、龙井村事件、万宝山事件及“九·一八”事变等在档案中都有详尽反映。这些档案,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吉林省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实业、交通、财税、教育等史实。  

1945年8月至1948年10月,主要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运兵东北,在吉林省成立中国国民党吉林省执行委员会等机构形成的档案。1948年,长春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国民党军队退守长春,六十军、新七军、杂牌军等防守在长春,留下了各种信件、证书、照片等载体的档案。有国民党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新七军军长李鸿、国民党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等签署的命令等。此外,还有我人民解放军散发的宣传册、宣传单等档案。这一时期的国民党档案虽然数量不多,但它记录了那段“围困长春”的历史,对我们今天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3.伪满时期档案  自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主要是伪满洲国各部、伪满吉林省公署及组成部门、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伪满金融机构和一些重要的株式会社等形成的档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伪满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4年的统治历史,伪满洲国首都就建立在长春。省档案馆保存的伪满建筑档案和照片、唱片等不同载体的档案,成为独具特色的珍贵文献。其中,伪满建筑局形成的档案有伪满时期东北各重要建筑物图纸9000余张,涉及东北3省95个重要建筑物,为这些建筑物的管理、维修、扩建、拆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一些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保存较完整的近5万卷伪满中央银行档案,是1955年从原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院内挖掘出来的机密情报档案。其中,有记录日本新京宪兵队向关东宪兵队“特别移送”,即移送731部队活体试验、新京鼠疫“防疫”的档案。这些档案较为全面、真实地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政治统治、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殖民文化以及伪满洲国的各种活动,是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一大特色。  

4.革命历史档案  

1923年至1949年,主要有中国共产党、中共满洲省委,南满、东满、吉东、北满省委,及其所属部分特委、地委、县委、区委、特支、支部,东北各地工会、农会、妇救会、反帝大同盟、抗日救国会等革命群众团体,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各路军及其所属军、师、支队等形成的档案。还有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为建立和巩固东北革命根据地,进行解放战争形成的档案。档案中记载了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潭秋、罗登贤、谢觉哉及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魏拯民、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人的手稿、日记,是研究中共党史、抗日联军史、人民革命斗争史、解放战争史的宝贵材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档案  

1949年至2009年,主要是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吉林省人民政府、省政协及其所属机关各委、办、厅、局,省政协,吉林省总工会、共青团吉林省委、吉林省妇联等社会团体,吉林省建材公司、百货公司、吉林省地方工业研究所、吉林省卫生防疫站等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形成的档案。其中,又划分了科技档案和人口普查、工业普查、会计、统计、新闻、商标、科技成果、疫情等专门档案。此外,还收藏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来吉林省视察工作时的有关材料、照片、题词。还有省内著名的书画家的书画等 。这部分集文字、图片、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档案数量大,保存完整,内容涉及全省政治、经济、军事、外事、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吉林省人民在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馆藏资料简介  

馆藏资料共有31623册,上架排列长度为1331米。这些资料是馆藏档案的必要补充,内容涉及近代中国和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市政、公用事业、党派、团体和人物生平等各个方面。其中,不少是各级机构根据档案编印的参考资料,对经济建设、学术研究及编史修志等,有重要参考利用价值。

1.旧政权时期的资料  主要有清朝末年、中华民国、伪满洲国时期的法令、法规;吉林省官方报刊、月刊、调查、统计;地方通志、通览、志略等。  

2.革命历史资料  主要有中共中央、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共满洲省委、东北行政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部分报刊、资料、各种会刊、文件汇编等。  

3.建国后资料  主要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的文件汇编、公报、政报;吉林省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简介,工会、共青团、妇女代表大会简介;吉林省各行各业的调查汇集、产品介绍、统计资料;吉林省编年纪事、省志、厂志;吉林省各行业年鉴等。  

   

   

首页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