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虽无言,承载的是却是一份份认可和激励。

2024年11月,孙先生来我馆查档。上世纪50年代,其外祖父在吉林省工作时,因表现突出曾被授予省级先进生产者称号。那时他外祖父刚刚参加工作,现在老人家已经90多岁了,每每回忆起这段工作经历都十分激动,但却因没有任何凭证,而感到非常遗憾。为了弥补老人家的缺憾,孙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我馆。接待人员核实身份信息后,经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一份吉林省1959年工业、交通先进生产者筹备委员会印发的,其外祖父的《先进生产(工作)者登记表》。孙先生欣喜异常,连夜驱车到沈阳给外祖父送去。为表达感谢之意,2025年1月8日,孙先生顶风冒雪来我馆送锦旗。他说:“这件事儿已经过去65年了,没想到还能找到凭证,省档案馆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查档速度都值得点赞,我代表家人感谢你们,特意做了面锦旗。”锦旗上写着“人民档案人民建 人民档案为人民”。
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

2024年6月,我馆在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上接到清华大学博士生李先生的查档申请。利用处的同志与李先生电话沟通后,得知他已在赶赴长春的路上,并且在吉林省档案馆查完档还要奔赴其他地区。当时,正值我馆搬迁之际,一部分对外服务查阅设备已搬至新馆,旧馆查阅设备较少,如长时间阅读则需提前预约。于是,利用处的同志便马上联系了本地利用者调整查档时间,为其保留了查档电脑,准备好了他要查阅的档案信息,并提供了延时服务,李先生十分感动,为我馆送来锦旗,上面写着“珍藏历史 传承文明;热情服务 嘉惠学林”。
2024年,吉林省档案馆还收到来自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和吉林省国防动员办公室的感谢信两封,以及很多群众的口头感谢。一份份真挚的谢意,不仅代表了利用者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查档利用服务的期盼,它时刻激励我们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档案开发利用处
2025年1月14日
来源:档案开发利用处 张洪秀
初审:张洪秀
复审:杨惠波
终审:王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