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故事 > 正文

熊成基在长春的革命活动

 

1910年2月2日,长春巡警用五辆大车将一青年人押送吉林省城。大车由长春头道沟街出旧城南门,老百姓闻讯出迎,“观者塞途”, 争先目睹革命党人的英雄风采。这位青年志士向沿街民众高呼:“敝人情愿以一腔热血灌中国自由之花,诸君高谊,来生再报!”其坚贞不屈的烈烈风骨,感动了周围群众。他就是两年前借清政府集结军队在安徽太湖举行秋操之机,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反清武装起义——安庆起义的革命党人熊成基。        

   

   

   

熊成基(1887-1910),字味根,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他从小目睹家乡无辜百姓死于清兵屠刀之下,许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与清军决斗,壮烈牺牲的壮举,立志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大丈夫,血染疆场,流芳百世。1902熊成基入安徽武备练军学堂,后入南洋炮兵学堂,毕业后分配在新军第九镇任炮兵排长,后调任安徽新军混成协马营和炮兵队官,曾参加安徽岳王会和江浙光复会等革命团体。1908年他借清政府令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集结安徽太湖举行秋操之机,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反清武装起义——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到清政府通缉,逃往日本。在日本熊成基加入了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等一起,总结革命经验,研究革命方略。不久,受黄兴委派,回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09年二三月间,熊成基第一次来到长春一带活动,想联络清军驻长第三镇官兵,准备反清武装起义。在长春,熊成基住在长春日报社编辑周晋生处,对外自称河南人张建勋,与当时在长春的革命党人、同盟会会员蒋大同、商震等人一起秘密商定行动计划,准备在吉林省蜂密山建立起义根据地,储备粮食,筹集弹药。但由于经费困窘,这一计划暂时搁置。一个月后,熊成基返回日本。同年8月,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开会,商议筹措经费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以党中经济困难,欲谋举办大事,必先筹得巨款,始易为之”。于是,决定将同盟会会员孙铭从国内带来的余册日本军事计划秘本卖给俄国人,以获得经费,进行革命活动。熊成基当即挺身而出,自愿承担了这一任务。  

同年10月,熊成基乔装打扮再次来到长春,意欲通过售书“藉此联络俄人”,一来筹得革命经费,二来“酿成战局”,以便“从中举事”,策划反清起义。熊成基到长春后住在商人臧贯三家里。臧贯三的儿子藏克明在日本留学,认识熊成基且关系不错,所以熊成基先暂时住在臧贯三家里,并“嘱其代为租房栖身,并将售书来意告知”,请他留意代找买主,并答应如果生意做成,一定会给他酬谢。臧贯三随后通过一俄文翻译找到驻在长春二道沟俄国守备队的翻译邰善征,托他向俄国军官卖书。由于当时只给俄国人看了书的目录,俄国人不肯相信书的价值,所以买卖没有做成。  

为了尽快将书卖出,早日筹得革命经费,10月中旬以后,熊成基往返于长春、哈尔滨之间,以跟俄国人学习俄文为名,“暗谋交结俄人,销售秘密书册”,并“纠合同志,以图大举”。当时有一“俄部大臣”来哈尔滨,经由在哈尔滨经商的俄国人介绍,熊成基与该大臣见面商谈售书一事,准备“先交样本两册,议价银一百万。”  

此时的长春对革命党人来说已处于白色恐怖状态。因为这一时期,许多同盟会成员抵达吉林、长春一带从事革命活动,清政府如临大敌,“严饬民政司、督练处暨长春道、滨江道等多派兵警,分布长春、哈尔滨及各要隘处所,留心侦探,遇有形迹可疑之人,即行访拿,无得疏忽。”,而长春道还“特设专局,派员探访,布置尤为周密”严防革命党人“潜谋起事”,并对告密者悬以重赏。见利忘义的臧贯三向吉林巡抚陈昭常告发了熊成基,并成了警察的“线人”。1910年1月,当熊成基再次来到哈尔滨时,臧贯三与一个叫张老七的人也跟踪而至查看动静。跟踪了十多天,确定熊成基住在哈尔滨宾如客栈,立即向吉林巡抚陈昭常告密。陈昭常获此密报,喜出望外,立即调集人马直奔哈尔滨进行抓捕。1910年1月30日,熊成基在哈尔滨宾如客栈被捕,次日被押回长春。长春市档案馆保存着1910年2月1日吉林西路道道员颜世清为在哈尔滨抓获熊成基一事,呈报东三省总督锡良、吉林巡抚陈昭常的文件。文件大意为:去年安庆谋逆首犯熊成基近日秘密潜伏在哈尔滨。日前奉令委派管带刘爕松前往缉拿,现已拿获,并由哈尔滨提解至长春。长春巡警局局长陈友璋前往提解,在1910年1月31日晚押解到吉林西路道,由西路道先行审讯,颜世清本人亲自提审。之后除将供词另录呈报外,仍派陈友璋将熊成基押解至吉林省巡抚衙门听候再次审讯。1910年2月2日,长春巡警局用五辆大车将熊成基押送吉林省城监狱。“一时送者不下百人,熊成基一一致谢”。  

在审讯中,熊成基慷慨直言,畅述革命情怀,毫不隐瞒自己的革命行为,并写下洋洋洒洒的“自供词”:“吾生平磊磊落落,言无不吐,既承明问,直书胸臆以答。”直言他的革命宗旨就是要“推翻野蛮专制政府,重新组织新政府,俾我同胞共享之幸福,以洗涤我祖国历史上莫大耻辱。”痛斥清政府的野蛮专制“待我汉种之手段,异常阴毒。入关之初,杀我汉族,彼时尸骨已接成一大地毡,盖于中原之全部;鲜血已积成一大红海,流于支那之本部,当时称为白骨山,红泽海,殆非虚语。然最惨者,惟我扬州。清兵城,连杀十日,靡有孑遗,扬州如此,他处可知。其后历年来待我汉人之尤阴毒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吾中国之所以弱者,由于政治之不良故也……况君主立宪,乃特别专制之代名词,非人民得有参政权也……。推倒满政府,固为今日除一大障害,而政治不能改良,仍蹈数千年专制之弊……吾同胞当知我今日之革命,不仅为种族问题,尤注重政治问题也”。他在供词中说:“我之宗旨,事成则已,否则牺牲其身。”“各国革命之历史,必流血多次……我今早死一日,我们之自由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早茂盛一日,花方早放一日,故我现望速死也。”表现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气概。  

熊成基被捕入狱的消息传出后,活动在东北一带的革命党人和有识之士,曾多方营救。吉林巡抚衙门的日本翻译、同盟会员廖仲恺,在东北活动的革命党人林伯渠,以及著名的关东三杰蒋大同、商震、陈干等人都在想方设法进行营救。但熊成基是朝廷悬赏捉拿的“安庆首逆”,对他的看押十分严密,营救最终没有成功。为防夜长梦多,1910年2月5日,吉林巡抚陈昭常急急电奏北京军机处,请求朝廷“电咨安徽巡抚派员来吉”将熊成基验明正身,“即行就地惩办”。1910年2月27日,熊成基英勇就义。  

民国二年(1913年)二十三日,长春隆重召开了熊成基烈士遇害三周年纪念大会。前来参加活动的有400多人。孙中山、黄兴等人都送来了挽联。当时在长春的章太炎亲致祭文,追悼熊成基烈士,怒斥杀害熊成基的凶手——吉林都督陈昭常,高度赞扬熊成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革命志士熊成基以自己的一腔热血,浇灌了中国之自由树,实践了他生前所说的“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终”、“牺牲一身,以利社会”的壮志。  

                  

                    (作者单位:长春市档案馆 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