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人物 > 正文

周建华(1913-1937)

  周建华,原名邓晓村,笔名碧天。汉族,中共党员。1913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出生在吉林省双阳县佟家乡太阳岭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其父名叫邓秀山,是个正直而又有学问的人。后因灾粮食歉收减免农民应交谷物,而减少了县衙的收入,激怒了县知事,被抓进监狱。家境破落,给童年的建华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同情农民的感悟。1927年建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双阳中学。入中学后,他抱着救国救民的思想,手不释卷,刻苦读书,积极追求光明和进步,关心国家前途。家庭的困境,师长的教诲,社会的陶冶,使少年时代的周建华就有了改造国家、报效人民的宏大抱负。                                   

     1930年,周建华于双阳中学毕业,由于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升学,在亲友及老师、同学的资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省立第一高中理科班。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城吉林市,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就有革命者进行活动。一心要寻求革命真理的周建华来到吉林后,犹如一颗种子,遇到了合适的土壤,很快就成长起来。  

周建华在吉林一中读书期间,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一些进步活动,并在吉林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共产党员李世超的影响教育下,思想觉悟提高很快。李世超经常向建华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并指导他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籍,使他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逐渐克服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开始走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19325月,周建华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在东北的统治,培养效忠日寇的奴才,把四书”“五经作为学生的必读课。1932年下学期,建华根据党的指示,积极参加并领导了吉林一中反对读四书五经运动,并取得了胜利。193210月,党组织鉴于周建华政治上比较成熟,革命热情高,又非常喜爱文艺,擅长演讲,愿意和青年交朋友等特点,决定由他担任共青团吉林市支部书记。他在做团的工作期间,秘密发展了不少进步青年入团。在此期间,他先后写了12篇富朋友战斗力的文章和56首诗,严厉谴责和无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吃人的旧制度。  

19335月,周建华来到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驻地玻璃河套,不久,即任共青团磐石县委委员,专做团的工作。同年9月,苏营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建华担任该大队政治主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后,他兼做队内共青团书记。到部队后,在杨靖宇领导下,直接参加了三源浦、凉水河子、八道江、五道沟、横虎头、哈泥河等多次战斗。19354月,周建华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教导团政治委员。19365月,组建第一军第三师时,周建华调任第三师政治委员。从此,他与三师师长王仁斋共同指挥第三师,取得了多次军事胜利。  

1937年春,周建华率部队去开原、西丰一带活动。开原、西丰是日伪军的重点讨伐地区,敌人不但对抗联部队进行疯狂讨伐,而且还强力推行集团部落政策,强迫农民归大屯,妄图切断抗联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但周建华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他经常利用作战之余,带领战士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启发、提高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  

1937年冬,日寇借冰雪封山之机,纠集了七八百日伪军,疯狂围剿抗联三师。当时部队仅朋友七八十人,敌我力量相关悬殊。为了保存实力,周建华决定采取敌进我退的策略,朋友计划地向清原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幸被敌包围,周建华决定突围。在他的沉着指挥下,奋力杀敌,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部队冲出重围,又与清原县日军守备队遭遇。在突围中周建华被子弹打中他的腿部,顿时血流如注。这时,敌人集中火力疯狂向他扫射,他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周建华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雄业绩将与世长存,他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编研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