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故事 > 正文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成立

 

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独中国的野心,向华北发动了新的进攻。国民党政府继续协退让,丧权辱国:华北危机日益严重民族灾难日益加深。在已经处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东北,由于“实行空前未有野蛮的殖民地民族压迫,激广大人民对日统治的仇恨”,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仇视日寇积极要求抗日连民族资产阶级和部分地主、开明绅士也不满日本帝国主义腥统治。一个更加广泛的新的抗日斗争高潮正在东北各地蕴酿着。

1935年8月1日,在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下在中国工农红长征的途中,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宣言号召全国一致,停止内战坚决抗日并且提出了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战线,建立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全国统一的抗日联军的主张。指出:必须由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的各党派、各团体、各名流学者、政治家以及一切地方军队机关共同组织国防政府而中国共产党愿意作成立这种政府的发起人。同时在这一政府的领导下必须建立一支由一切愿意抗日的部队组成的抗日联军中国工农红军绝对首先加入联军,以尽抗日救国的天 职。宣言最后号召全体同胞“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以便实行全民总动员,并用一切新旧武器来武装千百万民众,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八一宣言》引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普遍重视对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起了极大的推动和组织作用。

东北党的组织及其所领导的各抗日队伍在接到《八一宣言》之后,都积极地响应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号召,并且努力付诸实现。1936年1月12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在宁安县镜泊湖北湖头召开两军党委特别会议,研究了东北各地人民革命军相互配合作战以及成立抗日人民政府和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等问题。1月2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四军、汤原游击总队(会议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联合东北反日民众军谢文东部、自卫军李华堂部,在汤原县吉兴沟举行了汤原会议,讨论党中央《八一宣言》精神和东北抗日斗争的形势,并且通过了相应的决议。2月10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下达了《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决议草案》,提及全东北抗日军队统一名称,改为东北抗日联军。接着于2月20日,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至第六军军长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谢文东和汤原游击队、海伦游击队具衔,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宣布废除抗日军一切不同的名称,一律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三、四、五、六军,以及抗日联军游击队。但是,就第一军而言,正式宣布成立东北抗联第一军,是在7月召开的南满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1936年7月,在南满抗日游击战争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中共南满特委在金川县(今辉南、柳河、通化交界的地方)河里后方基地的恵家沟密营里,召开了南满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作出了《南满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并总结了南满党的工作。规定了南满党的战斗任务是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巩固扩大东北抗日联军。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扩大游击区,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抗联。会议宣布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安光勋任参谋长,军部下辖教导团和3个师,全军共3000人。这不仅是军队名称的改变,更是贯彻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直接结果。

从此,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将吸收其它抗日部队参加,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带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抗日武装,从而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抗日联军时期。

 (编研处编辑整理